在行业里苦苦寻找愿意“包装”项目的推手机构,或者愿意拿团队当“炮灰”的背书企业。

虽然在近几个月里,也有部分企业和机构对项目表现出了极强烈的兴趣,但他却渐渐发现,在“折腾”融资的这几个月里,已经有部分互联网巨头,悄然在布局区块链积分应用了,这让他在一时间失去了创业的斗志。

“我不想鸡蛋碰石头,所以有点想放弃项目了。”

对于大部分像刘一虎一样的草根创业者来说,在没有资源,缺少背景的前提下,的确是难以在互联网大环境中抢占一席之地。

加上红利迭代的速度飞快,如果创业者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握机会,并积极推进项目的话,一个风口很快就将过去。

而这,却已经不是刘一虎第一次追赶风口,并让机会从身边溜走了。

缺少资源的加持

创意成抄袭蓝本

起步创业做什么好_没钱如何创业起步_创业没钱怎么起步

“在创业方面,我们总是赶不上趟,都习惯了。”

刘一虎相识多年的朋友、曾经的合伙人张帆说,身边好几个老相识,早年都是办实业出身,2014年之后,大家跟随双创大潮进入互联网产业,成为创业者。

在外界看来,经验老道心态却年轻的他们,是老板、企业家、弄潮儿,但他们私底下却戏谑的称自己为“追风少年”。

“创业就是紧跟风口,但没钱没势的,什么风口跟起来都很吃力。”张帆表示,他两年前曾和刘一虎等几位伙伴,共同创立了一家直播经纪公司,在直播领域的公会制度还没有完全成熟时,他们就已经在做着培养主播、策划内容、代理推广等业务了,“那时候在成都太古里对面(的写字楼),公司租了很大的地方,在直播行业里我们起步也很早。”

正当他们以为这事要成了的时候,直播行业里公会、经纪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渐渐变得激烈起来。

许多后起之秀虽不占据行业先机,也不占有头部主播资源,但却背靠强大的资本机构,甚至有互联网巨头“撑腰”。

“所以,圈里开始爆发挖角大战,我们的主播也有许多被挖走了。”张帆说道,对于出名心切的主播来说,所谓忠诚度是不存在的,哪里提供的待遇高、资源多,就跳槽到哪里。

因此,他们培训主播时所投入的大量成本和精力,更像是在帮他人做嫁衣,“那时候眼看挖剩下两个主播,业务都没法正常开展。”

在挽回了一部分前期成本之后,张帆和刘一虎果断停掉了项目。

在这之后,张帆和另外几位伙伴再次“追风”,创立了一家短视频MCN机构,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

在还没找到资本机构资金加持的情况下,项目受到行业寡头的挤压,而终告失败。

“所以我现在是很能理解一虎,在区块链(创业)领域里的这种感觉,很有想法,但也很无助。”

如今依旧在“追风”路上前行的他,很是失落的说,跟风创业在国内很普遍,跟对了风口,抓住了红利,谨慎经营的话,能够确保项目不亏或少亏。

但在巨头当道的互联网行业,创业者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被排挤出局,“讲残酷点,你的项目再好,没有资金加持,一旦推出市场后,很快就会被财大气粗的企业抄走,在创业圈里,并没有所谓的道德底线。”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放在创业圈,依然适用。

财大气粗的一些巨头、机构甚至可以用为所欲为形容没钱如何创业起步,抄袭、仿造、排挤、抹黑等各种手段,让追风的创业者们,生存日趋艰难。

张帆也表示,如今许多创业青年不愿意“原创”,更青睐在前人的影子下做项目,就是担心成了各大机构、企业抄袭的蓝本,“毕竟人家有资源有人脉,我们创业小团队即便占理,结果也是吃亏。”

创业投资均跟风

草根团队需“站队”

没钱如何创业起步_起步创业做什么好_创业没钱怎么起步

“创业也要讲‘血统’的,相比其他创企,我们就是运气好点。”

相比刘一虎、张帆,陶嘉这位“追风少年”就显得幸运了许多。

他三年前创立这个AR(增强现实)项目时,自己也是草根创客的身份。

尽管在深圳这个人才辈出的创业城市小有名气,但他最初的“追风”之路并不顺利。

“那时候别说深圳,全广东都找不出10个做AR的团队,我是最早吃螃蟹的那一批人。”

尽管他和团队总是受邀参加一些权威的创客展会,也被区域各大媒体打造为“创业明星”。

然而,在寻求融资的过程中,却总是遭到机构的拒绝。而拒绝的原因,则是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的“暂时看不到你们的未来”。

他解释道,资本机构所谓的“看不到未来”,只是一句非常随意的托词。

其背后所要表达的意义就是,平台没有数据、项目没有背书、团队没有支撑等等。

据陶嘉回忆,曾有两个海淘电商项目,与他一同参与一场融资路演。

在商业模式相仿、渠道相似、团队经验相当的情况下,一个项目受到热捧,而另一个项目却被当场淘汰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家受热捧的,有上市集团旗下(创业)加速器的认可和背书。”

虽然他不认同这样评判项目的标准,但这或许就是创业圈中所强调的“血统”,也就是张帆口中的“势”。

事实上,除了创业者“跟风”之外,资本机构也在“跟风”投资。

甚至一些投资机构会草率认为,某某大企业都认同的项目,就一定不赖。

因此,为了让自己处于研发期的AR项目有“续命钱”,陶嘉不得不改变策略,从寻找资本加持,转向寻求大企业、大组织背书。

“虽然有很多对赌条款,经营决策上也颇受限制,但起码有企业愿意为项目背书。”

很快,在签订了相关的“卖身”条约之后,他和团队得到了本地一家互联网巨头的“认可”。

他说道,对于巨头来说,他们的付出很少,不过是一点资金,一点资源罢了。

但对于创业者来说,很多时候甚至要丧失整个项目的主控权,才能换得巨头、行业的认可,换取所谓的背书,“很多企业喜欢说是某某系,其实就是一种站队换尊重、换资源的形式。”

有了这样的“血统”,创业者“追风”才能够事半功倍。

据陶嘉透露,在过去的这两年里,AR产业虽然是个风口,但商业化应用并不多,也不普及,因此市场还是处于一个培植期。但他们这一路走来,却不算艰难。

在巨头的背书下,项目今年3月份顺利的拿到了B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

而同一时期起步的AR创业团队,有的已经退出行业,有的还在苦苦挣扎。

最好的一家,也是去年底才刚拿了500万人民币的A轮,从居民楼搬进了写字楼办公。

“不可否认的是,大家的技术都很扎实,而我们只是多了些运气罢了。”而为了换来这一系列“运气”,陶嘉也成了资本机构、企业巨头操纵下的“傀儡”。

他坦言,自己虽然“养”活了企业,但却无时无刻的焦虑着,是否有朝一日会被踢离创始团队,项目又是否能一直坚持最早的初心.

“创业追风口固然很重要,但有时候抓住了红利,也并不是万能的。在这个圈子里,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角力,甚至是无形的交易。”

或许没钱如何创业起步,这是创业者最美好的时代,但也是创业最艰难的时代。敢问“追风少年”们,路在何方?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遭遇呢?你觉得“追风少年”的出路在哪里呢?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402999666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