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思路,显然最传统也最多人能想到,但这些年越走越不好走。
归根结底:疫情的原因,行业的原因,年龄的原因,反正,我真没见过哪个中年人现在在大公司过的舒坦的。
毕竟,想稳当升到高管,除了工作能力得强,还得跟对人,会摆平关系,最好再自带点资源。
人到中年,还要一天疲于奔命于这些事,挣点高薪真不容易。
图源:网络
而且有一说一,这些高薪,赚的越多,拿到的就越少。
税前一百万,就扣税20多万;税前200万,就扣税60来万。你要赚到税前500万高薪了,扣税直接扣掉一半,拿到手的只是空中楼阁。
心痛啊!
还有呢,越往上走,你的收入也更由不得自己了。
比如,我们金融行业,很多公司都搞递延制度,一笔年终奖,当年只给你发一小部分,剩下的递延到2-3年后发,你要是中途跑路了,那对不起,剩下的一分都不给你,敢情成了金手铐了。
还有互联网行业,很多人薪酬包里,包含了不少公司股票(或期权)。股票大涨,自然是好事;但股票大跌,心里再不爽也没处说理去。
我认识一些腾讯阿里的朋友,这两年就经历了互联网公司的股价腰斩,受到的冲击可绝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还有实打实的现金骨折式减少。
更别提,还有很多公司给高管搞分红,疫情三年,公司都快撑不下去了,还能分出红么?
我一个朋友就和我说,作为公司高管,他不拿工资,结果年底一看净利润就几百万,他分红只分了30万,塞牙缝都不够的……
可制度在那,又能说啥。
谁让咱受制于人,受制于平台,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去哪搞钱,然后对「不确定性」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般来说,中年人的搞钱思路就两条,第一条如前面说的,搭别人的船给别人打鱼。第二条就是甭管风浪多大,都自己给自己打鱼,也就是自己创业当老板。
当然,同样是老板,性质也不一样。
图源:网络
就技术,有能量,有客户资源的,可能直接就找人合伙创业,或技术入股,做个独立游戏啊,开发个APP啊,搞个私募公司啊,运气好也能飞一阵,但就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来说,活下来的真没几个,这个市场很残酷。
没这些筹码的,想自己干当然也可以,一般就是做做生意,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
比如开个餐馆,开个民宿,加盟个品牌店等等。
收入可能和打工没太大区别。但要操的心要费的力,确实多不少。
对了,还有一种介于创业和打工之间的路径,做自由职业者。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打造个人品牌。
这种一般都是在职场积累了足够多经历和技能后的高净值人士的选择。
毕竟,轻资产,低启动成本,过去经历可以给内容赋能,现在的输出也能给自己积累势能。
做个博主,做个up主,做个咨询顾问,万一不小心爆火了,就可以靠着广告,知识付费流量变现。
不过如今这个生态圈也越来越卷,已经很少再能看到刷屏的文章和视频,所以这份自由职业,情怀的意义多于搞钱。
图源:网络
反过来,要说搞钱多于情怀的,还要看微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发现,朋友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又有好友突然做起了微商。
在一般人印象里,朋友圈卖货的往往是一些四五线城市小县城的女孩。事实上,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工作前景的大城市女中年,很多时候也难逃做微商的“魔咒”,因为真的很好赚。
我有个前同事,也不记得从哪年开始做社区团购,反正现在已经拼成了北京朝阳区的top商家,每天收入顶过去一个月,和我们说话也硬气了起来。
当然,也不是没有代价,大家总是一边屏蔽她的朋友圈,一边啧啧感慨,咋掉进钱眼里了呢。
可是,人到中年,掉进钱眼里拼命搞钱,不正是人间正道么?
这个搞钱思路,我身边很多中年朋友都在尝试,包括我自己,但真搞成了的,据我所知没几个。
我认识个大哥,97年入市,做了十几年职业股民,19年搞了个交易系统,半年多后才终于走上了正规,过上了稳定盈利的小日子。这才有了心定的感觉,但还不能做到心如止水,毕竟市场如战场,每天都得打仗 。
另一个前同事,离职后就没正经上过班,一直在研究黄金、邮票、艺术品收藏这些。这些年,他和我说,赚出了北京一套房。
毕竟黄金作为稳定的贵金属,有非常好的保值和投资价值,只要找准时间点买入就会有很好的回报;邮票和艺术品更需要慧眼识珠,长期收藏总能增值。
我问他还考虑上班不,他面露惊讶:我为啥要上班?
图源:网络
更多的中年人,投资理财主要是靠房产。自己早期买的房子持续增值,自有房子的每月租金这些。
我一个大学同学,就把自己二环内的一套学区房出租给了附近的求学家庭,租金一直居高不下,然后自己和全家人住在五环外,宁愿每天长时间通勤。她算过一笔账,这样折腾怎么都是赚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胆大心细的少部分人的选择。你要让我全职投资,我心里还真没那个定力和信心。
一方面,连基金经理都摸不透市场,谁敢保证自己能hold住?另一方面,市场上获利的普遍是长线投资,看准一只质优股或基金、债券,长期持有,通过分红或长期的增值来获利,但前提是你得真能拿得住。
对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内心安全感和稳定现金流的中年群体来说,可能也就业余炒炒股,买点基金,再放银行存点大额存单,名义上给自己增加点收入通道,是最聊胜于无的方式,就像盘核桃和钓鱼对中年人一样。
当然,这类人普遍有别的追求。
比如,有一波人赶在35岁的当口去了体制内,国企,事业单位等,完成了体制外向体制内的完美转身。
这些人要的肯定不是钱了,更多是稳定、从容和细水长流。
大家都说,这是中年人的体面退路,但在目前的国情下,恐怕也不算太友好。
一来这些地方挤破头皮的人太多,想进去有难度,二来随着整体环境的下行,体制内也越来越卷,已经有不少国企公务员在降薪了,还有一些开始末位淘汰。
在市场刨食的兄弟们,哪怕市场不好或者时运不佳,刨不到食碰了一身灰,最起码刨食的本事还在嘛。体制内,就怕赔了夫人又折兵……
还有人,润去了海外。
图源:网络
因为像澳洲,加拿大这些国家对技术性人才都有不错的加分。
很多学历高,英文好的高素质人才,人到中年,看到或者感受到国内出路的单一后,就开始操办出国,到了生孩子的时候,就可以给孩子落户了。
两个人再把积蓄拿出来,做置业移民,在当地找个工作,40岁之前基本全家就都出去了。
我有个前同事,在国内的时候是金融机构一个小领导,月薪好几万。去了澳洲以后做厨师去哪搞钱,但两边收入差不多。
他自己说从纯财富积累的角度,出去后反而积累的更多,生活也更舒适点。
这个不多评论,毕竟每个人的禀赋和适应程度不同,但总归是中年人的一条出路。
再有一部分朋友,就真的是从此对酒当歌,风花雪月了。
图源:网络
整天朋友圈里发的,聊天里聊的,都是美景美食美酒和云淡风轻的人生。
至于支持这些美好人生的钱从哪来的,人家不说,咱也不能多问啊。
▼▼▼
说个总体感受,年轻人总在抱怨中年人,说中年人占了他们的位置,不给他们发挥空间。
但真的人到中年以后,你才能体会很多年轻时从未体会过的力不从心。
当然,这些力不从心,最主要还是因为钱。
年轻时没完成一定的资产积累和技能积累,无法形成稳定持续的现金流。再叠加上老人、孩子各种负担,不饥不择食才怪。
不同人追求“稳定现金流”的方式不同,但说到底,所有的赚钱方式最终都指向三种途径:
1.认知差;2.信息差;3.时间差
认知差靠脑子,靠输入,也靠积累,是最顶级的方式。
信息差靠接盘顺序——有个东西你先买了,别人再买,你就有一道利润。做生意,这叫商品利润,做投资,就叫信息利润。
时间差靠嗅觉,靠勤奋,也靠执行力。比如现在大火的,谁先学会,谁就能教人,谁就能挣钱。
图源:网络
所以,中年人搞钱,不能拼体力,也不能拼时间,要拼就得拼这三种差。
只可惜,大多数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正在错误的路径上蒙脸狂奔,就算认识到也很难真正知行合一。
所以,为什么中年人只会被搞钱这件事刺激神经挑起兴致,归根结底还是因为
——搞不到钱。
哎,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
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图源:网络
本文首发于@毯叔盘钱,懂金融,懂财富,更懂你。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402999666
1、本站资源针对会员完全免费,站点中所有资源大部分为投稿作者付费教程,切勿轻易添加教程上除本站信息外的任何联系方式,谨防被割,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客服。
2、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