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期负极材料市场现状,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概括道:“一个字,跌。”记者调研获悉,1、2月份负极厂订单不足,负极材料大厂整体产能利用率偏低,石墨化外协加工需求低叠加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低价抢单”导致亏损的现象。
有头部负极企业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1、2月份没有满产,3月份排产情况目前看接近满产,新签订单价格正在谈,下游有降价诉求。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负极材料分析师常柯对财联社记者分析,二季度负极订单开始陆续商榷,预计3月底后会有新订单增量。常柯同时指出,以负极材料基础款为例,下游电池厂对负极的压价策略一步到位,价格有下调11%的空间,全年来看负极材料或保持微利生产。
负极石墨化产能过剩竞争“白热化”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的“全产业链过剩论”似乎正成为行业现实,负极材料生产中的石墨化环节首当其冲。
从去年底开始,负极材料即出现降价趋势,2023年开局叠加一季度淡季,近期负极材料与石墨化外协价格继续下滑。据上海钢联数据,截至2月24日,人造石墨负极(中端)市场均价为4.5万元/吨,石墨化代加工均价为1.4万元/吨,较年初价格分别下降10%、18%。
记者从上海钢联获悉,目前石墨化建成产能在128万吨,开工率在58%左右。价格上则更加体现石墨化市场竞争激烈。有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市场成交价多在1.1万-1.2万元/吨,有新厂甚至报价6000元-8000元/吨,但是量少。
常柯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石墨化产能已经过剩,且负极企业订单量不足,对外协加工的需求度不够高,使得石墨化业内竞争较大,出现低价抢单的现象。亦有部分代工厂成本压到红线,对于中小型负极企业1.3万元以下“拒不接单”的情况,欲均摊成本压力给头部大厂。
对于后市预期,常柯分析,年后头部负极材料大厂整体产能利用率偏低,二季度负极订单开始陆续商榷,预计3月底后会有新订单量增加,将提升一部分石墨化厂开工率。
而全年石墨化发展趋势则不太乐观。常柯表示,石墨化建设周期延续了两年时间的扩张及释放。整体来看,今年石墨化竞争已经白热化,已接近部分工厂8500元-9000元/吨的成本线了,约15%-20%左右新进入市场,并以低价抢全年订单的企业,已经开始亏损。
一二月份负极厂订单不佳Q2需求恢复或面临降价
财联社记者调研获悉,1、2月份负极厂订单不足,产能利用率不及去年同期。常柯表示,目前负极厂以消耗库存为主,原料推涨,下游单子不足,采购情绪不佳。
有头部负极厂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1、2月份因过年等原因没有满产,但3月份排产已经恢复到去年平均水平,目前从3月份排产情况来看接近满产。
常柯亦表示,随着厂家的陆续开工复产以及市场的逐渐回暖,预计二季度负极市场逐步回暖,订单量提升后,情况或将好转。待二季度单子落实,需求有望带动负极市场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需求回暖或伴随价格下调趋势。上述头部负极厂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去年四季度的订单还在执行过程中,新签订单价格上还在谈,但下游客户有降价诉求。
事实上,去年Q4负极材料价格已有所松动,而下滑趋势未停。
常柯表示,负极材料今年一季度订单在去年年末签订,以-1(负极材料基础款)为例,市场均价已从3.5万-4万元/吨下跌至2.6万-2.8万元/吨。目前二季度订单价格直接压至成本底线2.3万-2.5万元/吨。下游电池厂对负极的压价策略一步到位,价格有下调11%的空间,全年来看负极材料或仅保持微利润生产。
低端产能出清在即高低端发展分化明显
去年以来,负极材料现有玩家加速扩产,伴随新进入者与下游企业向产业链上游拓展,锂电池负极材料从业内“最紧环节”演变至“过剩渐显”。
据东吴证券测算,负极行业2023年有效产能预计达220万-230万吨,较2022年接近翻倍增长,行业竞争加剧。预计2023年全年石墨化有效产能为178万吨,需求137万吨,全年产能利用率达77%,石墨化产能开始过剩。
常柯表示,石墨化产能过剩对头部企业来说,是代工费的成本比例缩减,即确保原料价格在合理区间的情况下,负极产品价格下滑是按照成本缩减比例降低。
此外,下游客户为保证供应链安全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不只是对石墨化加工能力有要求,有下游电池大厂对于负极少于10万吨产能的企业有限制准入要求。对于头部企业,尤其是石墨化自给率高的厂商,是有一定优势的。
这意味着,高端产品优势明显,也要有较大产能作为大厂“入场券”,中低端产品因石墨化价格下跌以及成本敏感度高,更容易被下游压价,行业两极分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常柯分析,目前TOP3企业以高端市场为主,高端负极产品供应不足,主要在数码市场领域,预计今年在高端数码奢侈品方面会有小部分推进;中偏高端市场主力为动力市场,整体下游增速较去年有所放缓,需求支撑不足。
而低端负极产品多以小动力、低端储能等市场为主,部分小厂低端产品交付给负极大厂,再经过后端处理后才能以成品交付,整体来看在成本急剧压缩的情况下,或使部分小厂承压不住而被淘汰。
从上市公司布局来看,目前,璞泰来、杉杉股份、贝特瑞、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等2023年新增产能均在10万吨以上,石墨化自供率亦逐步增加中。
杉杉股份知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其云南安宁30万吨一体化基地正在加速推进,打造产品性能与成本竞争力优势。公司规划2026年国内负极产能达70万吨。
SMM分析,目前新建的负极材料企业主要聚焦于门槛较低的中低端市场,未来必定出现供大于求的竞争局面。而头部大厂多目光聚焦的中高端负极市场,如前景较好的动力快充以及高端储能方向,其未来研发方向则更注重高压实、高容量等高性能指标,负极高端品和中低端品的价差将持续扩大。
硅基负极布局完善钠电硬碳抢占机会
硅基负极材料相比石墨负极能量密度更高,硬碳负极则是钠离子电池负极的主流路线,两种材料均是各企业竞相布局的领域。
据数据,预计2025年硅基负极全球出货量将达14.9万吨,2021-2025年CAGR达74.69%。光大证券统计2025年硬碳负极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至11.29万吨,2021-2025年CAGR达72.8%。
头部企业在硅基负极上的布局将在今年形成规模化量产。
其中,据公开资料,贝特瑞目前拥有硅基负极设计产能5000吨,2022年启动4万吨硅基负极项目,一期1.5万吨预计2023年底投产。璞泰来已在江苏溧阳建成硅负极材料中试线。
上述杉杉股份知情人士表示,杉杉锂电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于2月21日正式开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规划年产能1万吨,建设周期预计12个月;二期项目规划年产能3万吨,建设周期预计12个月。
目前除负极大厂外,亦有不少企业布局硅基负极,据统计,截止到目前硅基负极现有产能3.49万吨,规划产能34.1万吨,在数码领域有小部分应用,比例在3%-5%。
钠电负极上,据熟悉璞泰来公司的市场观察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钠电负极方面璞泰来有对应的硬碳产品能够匹配,目前已经送样,客户反馈不错。对于硬碳具体产能,其表示,该公司现有产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容硬碳的生产需求,看到市场需求再建设产线都来得及。
杉杉股份知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杉杉钠电硬炭产品达到吨级销量,锂电硬碳产品也已得到国内龙头厂商指定验证,同步送样海外客户。未来两年,杉杉科技硬炭材料产能将取得关键性突破。
常柯分析,随着国内外下游电池大厂对大圆柱电池的布局加快,对硅基负极的需求推动进一步提升。对于硬碳负极材料方面,2月23日中科海纳发布钠离子电池,负极采用煤基无烟煤,进一步推动无烟煤作为钠电负极的主应用方向。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徽: 402999666
1、本站资源针对会员完全免费,站点中所有资源大部分为投稿作者付费教程,切勿轻易添加教程上除本站信息外的任何联系方式,谨防被割,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客服。
2、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