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CPR)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声明呼吁,改善心肺复苏培训,能救助更多生命,每一个公民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的一项急救措施。
基本概念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
1、古代心肺复苏
《金匮要略》 为东汉末年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简述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须臾,可少与桂枝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2、现代心肺复苏
现代心肺复苏(CPR)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普及和应用已经让无数人重获生命。麻醉医生Peter Safar(彼得·沙法)(1924年4月12日-2003年8月2日),捷克裔奥地利人,正是这项急救技术的开创者。Peter Safar曾经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麻醉科主任,创建了美国第一个重症监护病房(ICU),被公认为是美国危重症医学三位奠基人之一、现代救护车系统创始人、灾难医学先驱以及低温治疗脑外伤与脑缺血的先驱。被誉为,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先驱,被称为“CPR心肺复苏术之父”。
3、中国心肺复苏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教授,作为我国急救、复苏事业的先驱者,李宗浩以文学方式记录了他见证的我国心肺复苏发展历程,以通俗语言普及心肺复苏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心肺复苏指南的变迁
当前的心肺复苏方法是基于1950年代形成的。1966年,美国科学院首次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之后,两个著名的学会简述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即美国的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的欧洲复苏委员会,分别完善了自己的心肺复苏指南。这两个协会于1992年成立了国际复苏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以制定国际指南。8年后,ILCOR制定了“ 2000 CPR和ECC(紧急心血管治疗)国际指南”,成为标准化的基石。全球各种心肺复苏方法。该指南是目前在医院内或院外使用的大多数现有心肺复苏方法的基础。此外,自2000年以来,每5年就宣布更新指南。
2000年到2015年心肺复苏变化要点
心肺复苏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由突发的严重心电紊乱导致的心搏骤停(如无脉室速或室颤等)是实施心肺复苏的最佳适应证。
2、禁忌症(相对)
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有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以不必进行心肺复苏术,比如晚期癌症患者。
3、心脏骤停的类型
①心搏停止(AS)或称心室停顿:心脏大多数处于舒张状态,心肌张力低,无任何动作,ECG呈一直线;
②心室纤颤(VF):心室呈不规则蠕动。凡张力弱,蠕动幅度小者为“细纤颤”;张力强,幅度大者为“粗纤颤”。前者ECG为不规则的锯齿状小波,后者波幅较大。
③心电机械分离(简称EMD):ECG仍有低幅的心室复合波,而心脏并无有效的搏血功能。
2020简易版心肺复苏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1.第一步:识别和启动急救
判断患者意识:双手轻拍患者肩膀,在耳侧呼唤患者,看是否有反应。
求助、呼叫120:寻求周围人帮助,拨打120,并让人帮忙找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判断患者心跳:若患者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同时用2-3根手指按压患者的颈动脉,若没有脉动,说明心脏骤停,需要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还有心跳和呼吸,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室颤的风险。
2.第二步:胸外按压30次
用力快速胸外按压30次:让患者仰卧在平实的硬质平面上,头部与躯干处在同一平面。交叠双手,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并有节奏地按压30次。
1、本站资源针对会员完全免费,站点中所有资源大部分为投稿作者付费教程,切勿轻易添加教程上除本站信息外的任何联系方式,谨防被割,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客服。
2、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