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投资者包括李斌、蔚来资本、易车、IDG资本、高瓴、京东、携程等。
文 | 鲁智高
来源 | 东四十条资本
以Uber为代表的网约车公司横空出世那会儿,打得是以社会闲散运力增加出行供给的旗号,没成想经过10多年的竞争,现在已经是上千万人谋生的工具,但我一直觉得,顺风车是一种更有共享精神、更有人情味的商业模式。
此前滴滴顺风车因几起恶性安全事件停摆,这给了嘀嗒出行破局的机会,现在嘀嗒约90%的营收来自顺风车业务,而且毛利超过80%快赶上茅台了,就这2021年嘀嗒还上调了顺风车服务费,所以小也有小的好处,相比于滴滴的万千瞩目,嘀嗒的小日子其实过得不错。(投中BBKing)
近日,出行平台嘀嗒出行申请在港上市,这也是该公司自2020年10月以来第三次申请IPO。
通过充分利用私家车的闲置座位,嘀嗒出行借助顺风车平台将车主和乘客连接起来,不仅收获了超千万名经过认证的车主,还降低了5千多万乘客的出行成本,而自己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33个月入账了19.63亿元。
在3年半的时间里,嘀嗒出行获得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李斌、蔚来资本、易车、IDG资本、高瓴、京东、携程、挚信资本、崇德投资、国创中鼎等共拿出约18.7亿元支持其发展。
随着市场环境好转,嘀嗒出行也选择再次冲击IPO。当上市的钟声最终敲响时,也是这些投资者获得真金白银回报的时刻。
33个月入账超19亿元,顺风车业务占比9成左右
嘀嗒出行的成功,建立在一个个闲置的乘用车座位上。
通过经营顺风车平台,嘀嗒出行让私家车车主将闲置的座位提供给乘客,这就使得乘客能以低于出租车的价格获得服务,而车主则能获得乘车费用,从而降低双方的出行成本。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按交易总额及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在2021年经营着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2021年,该公司的顺风车交易总额和促成的顺风车搭乘次数分别为78亿元和129.7百万次。从2022年开始,在9个月的时间里,这两个数字分别达到了46亿元和72.1百万次。
为了提高收入,嘀嗒出行也早已布局出租车领域。通过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及优化出租车扬招服务,不仅帮助出租车司机提高了效率和收益,还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而嘀嗒出行则能从出租车司机中获取服务费来增加自身的收入。
2021年,嘀嗒出行促成的出租车搭乘次数超过150百万次,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说法,该公司当年在中国出行平台中排名第二。
不过作为平台方,嘀嗒出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向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车主收取的服务费。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9月的报告期内,该公司的营收分别为7.54亿元、7.81亿元、4.28亿元,相当于33个月入账19.63亿元。其中,从顺风车业务获得的收入均在9成左右。
由于不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同时也不承担任何与持有车辆资产相关的费用,嘀嗒出行在报告期内的毛利率均超过70%。在服务成本上,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佣金的付款处理成本占比最高,在报告期内均超过3成,分别达到了0.58亿元、0.54亿元和0.33亿元。
在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等影响下顺风车平台有哪些,嘀嗒出行在报告期内的净利润倒是出现了较大波动,分别为-21.94亿元、17.31亿元、0.75亿元。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43亿元、2.38亿元、0.65亿元。按照此前披露的数据,该公司2019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也为正。
此前,嘀嗒出行的业务在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受到一定影响。不过随着经济活动恢复正常,该公司的业务也得到迅速恢复。在包括2023年春节假期前后两周时间在内的30天里,其促成的顺风车搭乘次数已经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坐拥超千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
中国最大顺风车平台的诞生,源于创始人宋中杰一次糟糕的打车经历。
2014年1月,他想从北京国贸打车去中关村时,结果半小时都没能拦下一辆空车。看着一辆辆空载的私家车从身边溜走,以及还在苦等空车的路人,通过平台将私家车闲置座位和顺路的乘客连接起来的想法冒了出来。
在与寻找新的创业机会的团队讨论后,抱着做一款改变人们出行方式App的初心,他们选择从团购行业转向拼车市场,产品也从嘀嗒团变为了嘀嗒拼车。2014年9月,嘀嗒拼车1对1产品正式上线。
随着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2015年2月合并,不久后滴滴出行也加入拼车大战。为了应对竞争对手带来的巨大压力,嘀嗒拼车选择重点通过线上广告开拓市场,同时又通过在竞对公司周围发地推传单等方式迷惑对手将资源投入在地推上。
最终,通过对资金和时间等资源的合理利用,滴滴拼车在2015年底时便成为独立拼车App中的头部玩家。2018年1月,在业务拓展到出租车领域后,该公司也从嘀嗒拼车升级为嘀嗒出行,并于次年实现盈利。
经过8年的努力,嘀嗒出行不仅拥有了上千万认证后的私家车车主,同时也为5千多万顺风车乘客提供过服务。截至2022年9月底,该公司在中国366个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顺风车平台服务,拥有约1240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已为约5740万名顺风车乘客提供服务,同时也拥有约54.2万名认证出租车司机。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按照交易总额计算,中国顺风车行业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221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758亿元,而中国出租车行业市场规模则预计将从2021年的4011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4665亿元。对于私人乘用车保有量,中国在2021年达到2.41亿辆顺风车平台有哪些,预计2026年将达到3.49亿辆。
这也意味着,嘀嗒出行专注的业务仍有一定的成长空间。在未来的规划中,该公司就提到要砸钱去扩大私家车车主、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数量,同时也会通过营销活动来提高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
3年半拿到超18亿元融资,蔚来资本为第一大外部股东
从最初一天只有7个订单,到最终连接上千万的车主和乘客,资本的助力让嘀嗒出行得到高速发展。
在3年半的时间里,嘀嗒出行完成了5轮融资,共募集约18.7亿元,获得了李斌、蔚来资本、易车、IDG资本、高瓴、京东、携程、挚信资本、崇德投资、国创中鼎等投资者的青睐。
2014年12月,IDG资本拿出300万美元独家投资了嘀嗒出行的A轮。次年2月该公司B轮融资时,IDG资本、易车等投资者直接给了2000万美元。每股成本也从A轮的0.0436美元,升至B轮的0.2909美元,相当于2个月时间涨了6倍多。
从2015年4月开始,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嘀嗒出行共拿到了IDG资本、崇德投资、易车、携程、挚信资本等投资者给的1亿美元,每股成本也升至0.7184美元。
相当于半年左右的时间,嘀嗒出行就完成了3轮融资,共拿到1.23亿美元。此后2年,该公司没有再对外募资,直到2017年8月D轮融资时,蔚来资本又独家投了其2亿元。
在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时,蔚来资本、IDG资本、高瓴、京东、李斌、国创中鼎等投资者共拿出约8.7亿元来支持嘀嗒出行,而该公司的估值最终变为约30亿元。当时间来到2020年10月,嘀嗒出行便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对于嘀嗒出行而言,IDG资本和李斌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中,IDG资本不仅投了嘀嗒团,更是在该团队再次创业时共投了4轮。至于李斌,不仅自己拿钱,也带着蔚来资本、易车等投资者一块投了该公司。此外,也是在李斌的推动下,嘀嗒出行才最终决定涉足出租车领域。
面对李斌的众多帮助,嘀嗒出行在2018年直接邀请他来担任公司的董事长。目前,李斌是该公司的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就业务及投资策略、整体市场趋势,以及其他需董事会指导及批准的事宜提供意见。
上市前,宋中杰等5位联合创始人共持股约33.11%,蔚来资本持股22.04%,为第一大外部股东,IDG资本持股10.43%,崇德投资持股7.29%,易车持股5.05%,高瓴和京东均持股4.23%,携程持股2.92%,李斌通过家族信托持股2.11%,挚信资本持股1.46%,国创中鼎持股1.06%。
一旦嘀嗒出行成功上市,这些股东也将收获属于自己的财富。
参考资料:
1、《两年,从0到5000万,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嘀嗒出行官方号
2、《专访嘀嗒拼车CEO宋中杰:巨头之下的生存之道》,商业与生活
3、《科创板锂电材料第一股诞生,揭秘幕后的攒局高手》,创业邦
合作咨询
1、本站资源针对会员完全免费,站点中所有资源大部分为投稿作者付费教程,切勿轻易添加教程上除本站信息外的任何联系方式,谨防被割,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客服。
2、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