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晚呆在家里,对孩子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作者丨小七
来源丨六加一礼仪品格教育
节前和朋友聊天,提到国庆要到哪里玩,她说想带孩子去参加“体验活动”。
换句话说,就是去田里玩。在距离城市较远的郊外,有人专门开辟出一块土地种水稻,里面养一些鱼和螃蟹,让孩子们进去抓着玩,一次500块。价格并不便宜,但还是吸引了一大批家长排队等着玩。
这种活动在城市里非常流行,类似的还有挖土豆、挖地瓜,体验种地……
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我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现在的孩子,生活十分富足,家里所有人都围着他转,吃喝不愁,玩具满屋,却独独缺少对生活的体验。
他们不知道花生长在地里,不知道麦子如何成熟,也没有在小坑旁用蚯蚓钓过小鱼小虾,甚至没在田野里肆意地奔跑过……
其实,不只城市里的孩子,即便是农村的孩子也很少走进大自然了。他们更愿意呆在家里,坐在手机或者电视机前看绚烂多彩的屏幕。
可是,一天到晚呆在家里,对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长期宅在家
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了一个叫做“自然缺失症”的概念。
他说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45.21%的学生患有“大自然缺失症”,如今随着手机和网络的飞速发展,这个数字还在迅速攀升。
孩子长期呆在家,脱离大自然,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1、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首先影响的是孩子的视力。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全国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都超过9%,最高的达到了19.1%,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
而造成孩子近视的原因,除了电子产品的使用,没有足够的户外运动时间是主要因素。
丁香医生就曾经发文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儿童时期户外强光下活动时间的增加,可以明显降低患近视的风险,并能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的发展。只要孩子不在屋里,而是在太阳底下,甭管干什么,都可以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
而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全国仍有6成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不足2小时”,情况并不乐观。
所以,为了预防近视,家长一定要多带孩子到户外去运动。
其次,影响孩子的身体素质。
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孩子长得一个比一个高,有的孩子刚上初中就已经一米八了。
现在吃得好了,营养足够,长得高些也不稀奇,但与之对应的却是身体素质的下降。
早在2014年,就有人大代表引用相关数据证明中国青少年体能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指标的测试结果全面下滑。
天津市2020年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中学男生引体向上平均成绩:初中生只能做1.7个,高中生只能做3.7个,不及格率分别高达87%和82%。
孩子们长期处在室内,学习、打游戏、上网、看电视……运动的减少不仅造成了身体素质的下滑,还造成了严重的肥胖问题。
而肥胖又会对心脏、骨骼带来巨大压力,不仅影响正常发育,还伴随着胆固醇、尿酸等指标超标,让一些孩子早早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影响学业。
为了孩子的健康,让他到户外去,到大自然中去吧,跑跑跳跳,运动起来,提升身体素质十分必要。
2、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有心理学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一胎所生的小白鼠平均分成了三组:
一组在纯铁笼的环境中;
一组在相对贫乏的环境中;
一组在光线充足、设备齐全,外界刺激相对丰富的环境中。
最终结果显示,在外界刺激相对丰富的环境中生活的老鼠更加机灵好动,大脑皮层更厚更重;而在刺激匮乏的环境中生活的老鼠,则显得迟钝,不爱动。
长期宅在家的孩子,每天面对的事物是固定的,死板的。
但去大自然中玩耍,可以接触到阳光、空气、流水、小鸟、小草、小虫……孩子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在这样多样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刺激,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3-6岁,是幼儿大脑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爸爸妈妈多带孩子出去玩玩吧!
3、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新闻:
小学生轻生,坠楼身亡;
母亲当同学面打孩子耳光,孩子轻生跳楼。
有人说,“我们从小被打到大,也没什么事,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轻生,怎么这么脆弱”。
生活越来越好,孩子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普遍了。
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且呈现低龄化发展。
这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恰恰是“生活得太好了”。
以前人们养孩子只要他吃饱穿暖就行,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考不上学就没出路的观念深入人心,父母的期望也转变为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
于是长期宅在家里出现心理问题,学业的压力,父母的督促,以及无处不在的竞争氛围都重重压在孩子的身上,让他不堪重负。
而与此同时,发泄的渠道却被收窄了。他们缺乏社交,为数不多的逃避方式便是到网络中去,却又被花式的炫耀和多彩的生活迷惑了双眼,陷入更深层次的焦虑。
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绿色自然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的风险能降低55%。
大自然有神奇的磁场,孩子脚踏在柔软的土地上,呼吸着林间的空气,抚摸一草一木,情绪会被无声的释放和消解。
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我们有什么烦恼或者情绪,和小朋友聊一聊,闹一闹,到田野里玩一玩,很快便又能重新快乐起来。
所以,带孩子回归到大自然中去吧,有大自然的陪伴,他会更加快乐、积极。
80、90这两代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总是快乐无忧的。
没有网络,但也没有什么作业,每天就是疯跑疯玩;没有花式的玩具,但自制的一样不少,东南西北、风车、麦秆吹泡泡、柳枝编花环、橡胶手套做跳皮筋、棍子上绑根线就去钓小鱼……
那些简简单单的事情长期宅在家里出现心理问题,现在想起来仍觉得十分快乐。
这几年,由于疫情,出门的情况少了,但是带孩子去户外玩一玩还是可以做到的。这个国庆,就带孩子去好好玩耍一番,享受童年的快乐吧!
下面给大家列十件事情,以供参考。
1、带孩子回一趟农村老家。
让孩子去田野里跑一跑,接触下长满不知名小草的厚重土地;让孩子跟着做些简单的农活,摸摸扁担、握握锄头;如果有作物正在收获就更好了,让他跟着挖挖花生,捡捡玉米,体验一把丰收的快乐。
2、爬山或者露营。
秋天最适合登高和游玩了。爬爬山,让孩子欣赏下高处的风景,出出汗吃吃苦,磨练下意志;露营要挑个好天气,这样晚上就可以一起观察月亮和星星,家长提前查好资料,带孩子多认识几个星座。
3、观察周围的植物。
如果出不了远门,可以在小区附近或者公园等地方观察。每次找几种不认识的植物,和孩子一起搜一搜它们都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征。可以做一个本子来进行记录。
4、收集落叶。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树木开始凋零的时候,带孩子出门捡落叶吧,可以做成标本,或者书签。
5、认养一棵树。
在家附近找一棵树,让孩子认养它。不是真的办理认养的手续,而是让孩子持续关注这棵树的变化,和这棵树建立一些联系。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同理心。
6、养一株植物或一只小动物。
比如小狗,让他每天带小狗出门溜达,喂食、铲屎,与其他生物建立情感链接,让他在学会照顾小动物的同时,锻炼自己。
7、带孩子玩我们小时候的游戏。
放下手中现成的玩具,体验一把创造的快乐吧!纸风车、噜噜草、花环……
8、和孩子一起去钓鱼。
可以试一试自制鱼竿,再挖两条蚯蚓做鱼饵。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9、让孩子参与到生活具体事务中。
比如,买菜。让他参与到每顿饭的制作中来,从认识菜式开始,学会如何荤素搭配,如何买菜。如果可以的话,让他参与制作。
10、坚持户外运动。
到户外去,可以是跳绳、打羽毛球,也可以是单纯的跑跑跳跳。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以上,保证足够的运动量。
大自然是最包容的伙伴,孩子可以在她的怀抱中恣意玩耍。
大自然是智慧的教育者,她用多样的环境刺激孩子们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的全面发展,发掘他们的潜能。
大自然是温柔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孩子释放情绪,缓解压力,承载孩子一切的负面情绪,给孩子无限的安全感。
别让孩子一天到晚呆在家里,带孩子到户外去,到大自然中去吧!
– END –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402999666
1、本站资源针对会员完全免费,站点中所有资源大部分为投稿作者付费教程,切勿轻易添加教程上除本站信息外的任何联系方式,谨防被割,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客服。
2、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