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早上五点半,南排河镇后范村,还处在一片宁静之中。
66岁的宋连昌起床来到自家的后院,开始拾掇鱼网。
曦光中,他的船静静停在赵家堡码头上,接受海风的洗礼。他和他的船员们则已从5月1日开始离船登岸,开始了4个月的休渔生活。
织网手艺成了产业
黄骅市南排河镇因靠海而“享鱼盐之利”,下辖21个渔业村。
后范村是渔村之一,村民们习惯了“遇流水而帆,既而满载而归”的捕鱼生活。
66岁的宋连昌过了几十年的海上生活,是村中有名的“船长”。
如果不是休渔,宋连昌应该还带着他的船漂荡在海上。
现在,他有了一段难得的“居家”生活,他和他的船都趁着这段时间,开始休养生息。
寂静的乡村,不时传出几声狗叫声和公鸡打鸣声。天刚亮,宋连昌就起床了。
简单地洗漱过后,宋连昌拿着自己的搪瓷缸子,拎着小板凳出了房门。
他工作的地方,就是自家后院,院里堆着白色的网线,等待着他一片一片地连缀起来。
木壳船的网要小一些,铁壳船的网要大一些,每批加工活规格大小都不一样。
宋连昌的眼睛有点儿花,织补起鱼网来并不是特别轻松,但和出海捕鱼比起来,他觉得要舒服多了。
宋连昌在海边生、海边长,从17岁开始上船出海,已经打了近50年的鱼。
在当地,他也算得上年龄较长的老一辈渔民了,村里人都习惯称他“宋船长”。
从当初的风力船到现在的机械动力船,宋连昌说,他见证了50年来渔民们出海打鱼生活的变化,同样,他也见证着渔民们岸上生活的变化。
休渔前的3月份到4月底,这两个月的时间,宋连昌在船上一待就是几十天。
“海上日子不容易啊,但是没办法,打鱼的人们都这样。”宋连昌说,每次出海之前,他们要带够在船上吃的面粉、蔬菜、淡水等生活物品。
在收网之前,他们就这么一直在无边的海上漂着。只有风浪特别大的时候,他们才会靠岸,回到岸上的家中。
“现在有了动力船,已经好多了。”宋连昌说,以前的船没有动力,都是风刮到哪里,船就漂到哪里,赶上恶劣天气,命就完全交给了老天爷。
今年4月底收网上岸的时候,宋连昌网上来的海鲜,一共卖了15万元。
看上去数额不少,但除去燃油、人力等各项消耗和开支,宋连昌说,基本上“闹了个直顶直,没赚着钱”。
休渔期,没有了捕捞收入,但他也没闲着,开始加入织补鱼网的队伍。
在后范村,像宋连昌这样,平时出海捕鱼,休渔期在家织补鱼网的人,不在少数。
后范村的村支书宋长祥是宋连昌的本家,按他的话说,织补鱼网这个活,在后范村已经形成了产业。
渔民打鱼归来,织补鱼网是必须干的活,为的是下次再出海打鱼时,能有个好收成。
最初,后范村的村民也和别的村的村民一样,打鱼归来各自织补自己的网。
自从休渔期从5月1日开始以来,就有外村的村民把鱼网送来,让后范村织补鱼网比较好的人给织补。
从那以后,村里闲在家的妇女慢慢地就开始接起这个活。
后范村的村民织补鱼网的手艺比较好,而且干活比较仔细,所以,后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将鱼网送过来。
一到休渔期,村里街上就有卡车拉来一车一车的鱼网,放到路边上,出海归来的渔民,在家也可以挣钱了。
“现在休渔期比原来长了。”宋连昌说,4个月的时间,不能一直在家闲着,加工鱼网就成了家庭副业。
现在,后范村织补鱼网的活计,已经形成了一种产业,南排河镇有70%左右的鱼网都会送到后范村织补,也有外地渔民把鱼网送来织补。
宋长祥给记者粗略地算了下,后范村共有900余人,每年织补鱼网这项工作的收入能达到两三百万元,也算是一项可观的收入。
到造船厂打工
后范村的村民们,靠手织鱼网度过休渔时期,足不出户就可以赚钱。而对更多村子的渔民来说,则是靠打工来弥补休渔期减少的收入。
赵家堡村的刘国林是一名船员,不能上船的时候,他就骑车到镇上去打工。今年,他找到的工作是到造船厂打工。
52岁的刘国林是南排河镇赵家堡村人,从十七八岁开始跟着父辈出海打鱼。在5年之前,他一直过着打鱼生活,从未想过出去给人打工。
“那时候一上船能待到5月底。”刘国林说,“你可别小看这一个月的时间,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5月正好有‘经济鱼类’从这片海域过。”
“像马口鱼、平鱼都是在这时候捕获的。”一说到这些,刘国林如数家珍,这一个月时间,收入可观,也是渔民最忙碌的时候。
休渔期提前到5月1日后,他不能出海了。不过作为渔民,他支持国家的政策,他说,休渔是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
以前休渔期短,上岸后,他们会织补织补鱼网、修修船,为下次出海做一些准备工作,也没觉得在家的时间有多长。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一来是在家时间长了,二来是休渔期延长,收入相应减少。
刘国林不想虚度这几个月时光,一休渔就开始找合适的工作。
他上了半辈子的船,对船有种割舍不下的感情。
转了几个地方,他发现镇上的造船厂里招临时工,于是开始了造船厂里打工的生活。
刘国林做的是给造船的师傅们打打下手这样的零活。看着一艘艘崭新的渔船、旅游船被生产出来,刘国林说,他打心眼里高兴。
同样让他高兴的,还有一天150元的收入。一个休渔期下来,刘国林也能挣上一万多元。
刘国林说,现在村里不少渔民们都和他一样,利用这段时间打工挣钱,很少有在家闲着的了。
虾酱卖到各地去
休渔期照样忙碌,已经成了南排河镇渔民们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这几天,65岁的陈秀煜,正和工人们把虾酱打包装箱副业渔民船收购多少钱,忙得不可开交。
在南排河镇,提起虾酱,人们都会想到陈秀煜。
陈秀煜是南排河镇张巨河村人,祖祖辈辈都是渔民,捕鱼期出海打鱼,休渔期待在家里,是他以前对渔民生活最直观的认识。
现在则不一样了,海里忙岸上闲成了老黄历,因为陈秀煜有了自己的生意。
2014年,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加工厂,经过数年摸索,现在他做的虾酱已被列入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休渔期前,陈秀煜很忙碌,他要大量收购当地渔民捕捞上来的小虾,作为制作虾酱的原材料。
因为口感好、味道佳,他家的虾酱已经在河北及周边地区设立了16个虾酱专柜,产品销往京津等地。
说起渔民生活,陈秀煜说,他的加工厂在休渔期忙碌的时候,有不少渔民离船上岸,到他的厂子打工。
这是新一代渔民的生活,不再单纯靠出海谋生,而是有了自己的岸上基业。“做产品加工,把我们的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去,让那些不能出海的渔民照样也有钱赚副业渔民船收购多少钱,也给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一举多得。”陈秀煜说。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6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402999666
1、本站资源针对会员完全免费,站点中所有资源大部分为投稿作者付费教程,切勿轻易添加教程上除本站信息外的任何联系方式,谨防被割,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客服。
2、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