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DOI:10.1002/anie.202206012
全文速览
活化势垒高、速率性能差以及循环寿命短等因素严重制约了高容量Li2S正极材料的实际应用。本文利用原位热还原反应,构建了高活性、低成本的纳米级Li2S-Cu高性能复合正极材料,即使在2.96 mAh cm-2的面积容量下,Li2S-Cu依然在低的活化电位下,显示出优异的速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实验表征结合理论计算表明金属Cu的引入能够有效降低Li2S的活化能垒,与Li2S经过多硫化锂(lithium polysulfides, LiPSs)转换为S的反应相比,Li2S+2Cu=Cu2S+2Li的反应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实现了氧化还原电对由Li2S/S到Cu/Cu2S的转变,成功消除了多硫化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此外,复合材料与商业石墨负极组建的全电池,也表现出相当好的稳定性。
背景介绍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到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基于“嵌入型”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充放电容量有限,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众多新型的正极材料中,Li2S因其理论容量高、成本低(不含贵金属)、可与不含锂金属的负极搭配,被视为极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Li2S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产生可溶性多硫化锂(lithium polysulfides, LiPSs)诱导穿梭效应,导致容量快速衰减。此外,商业化的Li2S电化学活性偏低,需要较高的电压来激活材料,材料利用率低。目前,减小Li2S的尺寸和引入电催化剂是激活Li2S提高其利用率的两种有效途径。然而,由于Li2S与电催化剂之间接触不充分,加上Li2S独特的沉淀-溶解反应机理,导致循环过程中活性物质与电催化剂不可控地发生分离,限制了催化剂的作用。寻找有效手段同时解决Li2S的高活化能垒以及LiPSs严重的穿梭效应成为Li2S当下主要的研究目标。
本文亮点
1、该工作利用Cu-btc MOF分子笼对Li2SO4团簇的空间限域作用,获得了尺寸高度均匀的Li2S和Cu纳米颗粒,且Li2S和Cu颗粒之间充分接触,这在传统的锂热反应过程中是无法得到的,证明该合成策略在纳米级Li2S制备中具有独特优势。在1.2 ~ 3.0 V (vs.Li+/Li)电压范围内,由于金属Cu的引入,Li2S的激活电位显著降低至2.35 V,远低于之前的报道,并且Li2S的利用率高达84.6%。
2、该复合材料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可提供870 mAh g-1的高比容量,并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速率性能。即使在负载为4.38 mgLi2S cm-2的条件下,也能实现2.96 mAh cm-2的高面容量,180周期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78.4%。此外,复合材料和商业石墨负极组建的全电池循环100周期后,电池容量保持率为78%置换反应定义,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3、与以往工作中过渡金属仅起到催化作用的情况不同,Li2S-Cu复合材料中的金属Cu不仅能够有效催化Li2S的解离,而且还逐步参与到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由于Li2S+2Cu=Cu2S+2Li反应的工作电压较低,Li2S和Cu2S之间具有几乎一样的硫晶格结构以及Cu+的高迁移率,这些因素根本上将氧化还原电对由Li2S/S转变为Cu/Cu2S,成功消除了多硫化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图文解析
图1. Li2S-Cu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本文采用热还原法制备了Li2S-Cu纳米复合材料(图1),由于Cu-btc MOF分子笼对Li2SO4团簇的空间限域作用,获得的Li2S和Cu纳米颗粒尺寸高度均匀,且Li2S和Cu颗粒之间充分接触。另外,颗粒表面的碳层进一步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且能够有效防止循环过程中活性材料的流失。
图2. Li2S-Cu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图2),在100 mA g-1电流密度下,初始充电过程中Li2S-Cu复合材料在2.35 V (vs. Li+/Li)左右出现一个明显的电压平台,充电容量达986 mAh g-1Li2S,表明84.6%的Li2S在该低电压下被激活。材料在500 mA g-1高电流密度下,循环800周期容量几乎无损失。当Li2S负载量达4.38 mg cm-2时,可获得2.96 mAh cm-2的面容量,并展示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图3. Li2S-Cu复合材料的锂离子存储机理探究
接下来,为了阐明Li2S-Cu复合材料的储能机理,采用非原位XRD、TEM等表征手段监测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晶体结构演化过程(图3)。结果表明,在氧化还原过程中,Li2S优先与Cu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2S,与此同时,部分未与Cu充分接触的Li2S会被氧化生成S。在接下来的循环过程中,Li2S和S转变过程中产生的LiPSs会与强亲硫属性的Cu进行化学反应,转换为Cu2S。最终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由Cu2S和Li2S之间的置换反应主导。传统的转换反应往往伴随着大量结构重排,此过程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并伴随着高的能垒,导致反应动力学缓慢,充放电之间电压滞后较大。由于Li2S和Cu2S具有相似的晶格结构以及Cu+的高迁移率,因此Li2S更倾向于通过直接的置换反应生成Cu2S,该过程不需要经历晶格的破坏和重组,有利于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图4.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最后,作者采用DFT进一步深入理解金属Cu降低Li2S活化能的内在机理(图4)。结果表明,Cu的引入可以大幅降低Li2S的初始解离能垒,由Li2S逐步氧化为S8过程中自由能变化的结果可知,Cu的参与使得该过程在热力学上更容易进行。另外,Li2S在Cu表面氧化时,体系的自由能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在于Cu与LiPSs相互作用形成能量较高的不稳定Cu-PSs中间体,并进一步分解为更稳定的Cu2S,与非原位XRD测试结果相对应。从Li2S和Cu2S的晶体结构对比可以看出(图4C),两种材料中硫原子的排列几乎是相同的,这使得在锂化反应过程中,Li可以直接进入硫层置换出Cu,该过程不会发生大规模的结构重排。最后,计算表明置换反应定义,Li2S+2Cu=Cu2S+2Li反应的平衡电压为1.84 V,位于实验放电(1.7 V)和充电(1.9 V)电压平台之间,低于Li2S经过LiPSs转换为S的反应平衡电压(> 2 V),表明Li2S与Cu反应生成Cu2S比直接转化成S8在热力学上更有利。
文章总结
该工作通过MOF分子笼的限域作用,利用热还原法合成了高电化学活性的Li2S-Cu纳米复合正极材料。由于Cu参与到Li2S的氧化还原过程中,使得氧化还原电对由Li2S/S转变为Cu/Cu2S,复合材料显示出低的激活电位、高比容量、优异的速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即使高负载条件下,依然显示出稳定的长循环性能,为实现高活性和长循环的Li2S正极材料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研究思路。
作者简介
朱禹洁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2006年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取得本科学位,2013年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导师:Chunsheng Wang),2013-2016年在马里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入职北航。主要从事二次电池储能材料和电解液、相变材料电化学分析方法及电化学催化制备NH3等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发表SCI论文60余篇,引用超过12000次,独立成组以来,以一作/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 Adv. Mater., Angew. Chem., ACS Energy Lett., Accounts Chem. Res., ACS Nano, Adv. Energy Mater.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郭林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研究方向集中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微结构表征和特性研究方面。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973”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化学、材料领域重要期刊(如:Nature, Science, Nat. Catal.,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ngew. Chem.)等上发表300余篇SCI收录论文。指导的博士生的论文2篇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1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为第一获奖人,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谭路路博士:202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的设计及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ngew. Chem., ACS Nano, Smal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等杂志发表论文8篇。
1、本站资源针对会员完全免费,站点中所有资源大部分为投稿作者付费教程,切勿轻易添加教程上除本站信息外的任何联系方式,谨防被割,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客服。
2、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