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顽强的生命力
大家好啊,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
我们几千年来中国文明总体上是独立发展的,一直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如果对比世界史,这一点能看得更清楚。
大家还记得其他的几个已经灭绝掉的古文明吗?你肯定记得金字塔,古埃及文明标志性建筑。
人类历史上的其他文明今天都已经灭绝了,今天的人,还有多少人记得埃及这个城市?除了靠金字塔发展旅游赚点钱外,他们今天的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几乎没有关系。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根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在历史上先后被希腊人,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征服!
埃及无论是语言文化机制,还是种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有人疑惑,中国曾经不也是被各个文明入侵了文化吗?
虽然有魏晋南北大分裂时期,五胡乱华,五代十国时期,唐朝藩镇割据……
这是不一样的,就好比:一个大家庭中两兄弟打架和几个不同的家庭中的人混合着打架。
前者不管打得有多激烈你都有血缘关系连着,而后者连肤色都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去。
所以只有中国的文化几千年一贯之的。
一个国家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遗留下来,除了必须要有足够的顽强生命力之外,还需要有着足够的文化底蕴和自信。
中国文化的惯性是极其强大的,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要强大。
02 中西文化中的神
中西方都有各自的神,那中间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中国的神以万物赋形,呈现泛神特征,与人类形象相分离。
且大多是人兽同体,凶丑怪恶,很少会有优美漂亮者,总是高高在上,体现了更多的神性。
而古希腊神的形象与人类相一致,高大威猛,优雅美丽、感性十足,大多呈现出强壮、健美、诱惑的身体美,并显现出高度的人性。
比如:智慧女神雅典娜体现着力量和美丽的完美结合。
其次,在中国神话中很难看到除《山海经》外其他神话对神的外貌的描写,只看到对各神职责的描述和对功绩的颂扬。
而希腊神话对神外貌描写的细致入微,强调力与美的结合。
因为中国神话体现出万物皆有灵的思想,其神性来自世上万物的属性,与神并存的还有仙、妖、精、怪、魔、灵等形象。
中国神话源自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深受自然崇拜的影响,有对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崇拜,也有对牛马鱼蛇的崇拜。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神话地理著作《山海经》一书中,非人形神的数目约是人形神的三倍。
小说 《西游记》中的西王母原型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 众生之母女娲,伏羲就是蛇身人首。
可以看出,中国远古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是令人崇拜并畏惧的,是神的化身,超能的化身。
希腊神话的神性来自人性,神的主体形象是人的形象,其他精怪形象则是次级的受众神役使的对象。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其神话是西方文化中较早的文学形式,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产物。
例如奥林匹克山众神之首宙斯通常被描述为外表蓄须的中年男子,手持雷电,庄严威武。
太阳之神阿波罗常手持金剑和亮盾,拥有年轻成熟的男性美,是音乐、诗歌、医药、预言等掌管者的化身……
而凤凰是我们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通常是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凤凰它是否存在,我们已经不清楚,但在过去的古书文物当中,有不少关于它的种种记载。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在甲骨文中有被商代帝王捕获的记载。
而凤凰和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最初在《山海经》中的记载仅仅是“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甚至还有食用的记载,《大荒西经》:“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 甘露是饮”,《证类本草》云“诸天国食凤卵,如此土人食鸡卵也”, 宋代凤髓被列为八珍之一。
而到最后却有了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成了多种鸟兽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
自秦汉以后,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嫔们开始称凤比凤,凤凰的形象逐渐雌雄不分,整体被“雌”化。
《山海经》曰: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后世人通常将凤和凰解释为雌雄不同的同一种鸟。
凤和凰不是任何现实中存在的鸟类的别称或化身,是因为有了“凤凰”这个概念以后,人们才试图从现实中找到一些鸟的形象,去附和、实体化这种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凤凰。
一般使用“凤凰”这一称谓时,仅指凤和凰,其它归为凤凰之类的鸟,不能用凤凰这一称呼,应当用其本名。
而在《哈利波特》中,凤凰是一种华贵的,鲜红色的鸟,体形大小与天鹅相似,有一根金光闪闪的长尾巴,爪子也很长,金灿灿的。
事实上,《哈利波特》中的凤凰写作phoenix,是西方神话中的不死鸟。
因为它的外形与凤凰有相近之处,所以后来就有人将它与凤凰画上了等号。
03 浴火重生
郭沫若是第一个把凤凰与不死鸟联系起来的人。
“凤凰每500年自焚为灰烬,再从灰烬中浴火重生,循环不已,成为永生。”郭沫若其实是在说不死鸟菲尼克斯,为了更贴近西方文化,减少中西文化差异,便于理解,就把它译作了凤凰。
凤凰浴火重生是郭沫若自己联想的,并非是中国古神话的内容。
中国自古有很多关于凤凰的典故,如凤凰非梧桐不栖、百鸟朝凤、吹箫引凤等等,为凤凰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美好的面纱。
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五四”时期郭沫若的著名诗歌《凤凰涅槃》。
《凤凰涅槃》内容很简单,主要讲了什么呢?
《凤凰涅槃》前面的两小段散文性的说明,交代“凤凰涅槃”这个说法的来历和寓 意: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phoenix), 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雄为凤,雌为凰。
郭沫若说“凤凰涅槃”这个典故是从天方国来的。
中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房国”,因为那里有著名的“天房”,即圣地麦加的圣殿“克尔白”。
后人以讹传讹,把“天房国”叫成“天方 国”。阿拉伯文学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也将错就错,译成《天方夜谭》。
但阿拉伯传说中的不死鸟“菲尼克司”并非中国人所说的凤凰。
郭沫若将“菲尼克司”五百年集香木自焚而“更生” (即复活)的传说,嫁接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凤凰,是“五四”时期典型的做法,即采用外国文化来改造中国固有文化,以促使中国文化的更新与再造。
《凤凰涅槃》中心寓意在于凤凰的浴火重生。
《凤凰涅槃》借“菲尼克司”五百年集香木自焚并从死里复活的传说来讴歌新生命、新文明、新宇宙的重生与再造,同时也看到凤凰之外其他“群鸟”种种的丑态。
所以《凤凰涅槃》跟我们前面说的《补天》 一样,也有其现实主义冷静清醒的一面。
“群鸟”以为凤与凰积木自焚,并无意义,只是自寻死路。
它们以为机会来了,一个个跃跃欲试凤凰涅盘什么意思, 想取而代之。
比如岩鹰,要趁机作“空界的霸王”。
孔雀,要别人欣赏它们“花翎上的威光”。 鸱鸮(猫头鹰),闻到了它们最爱的腐鼠的味道, 家鸽以为,没有凤凰,它们就可以享受“驯良百 姓的安康”了。
而鹦鹉,趁机亮出了“雄辩家的 主张”,而白鹤则要请大家从今往后看他们“高 蹈派的徜徉”。
但所有这些“群鸟”的丑态,最后都淹没在凤凰涅槃的无边光彩中。凤凰在烈火中死而复生,“群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它们的洋洋得意,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小插曲。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凤凰涅槃》与《补天》 的区别。
《补天》既写到女娲辉煌的创造,也让我们真切地看到紧随其后的破坏与毁灭,而这破坏和毁灭恰恰出自女娲所创造的人类之手,连女娲也看不懂,为什么她创造出来的人类竟如此虚伪而残忍,她甚至后悔创造了它们。
所以《补天》 真正的问题是在小说结束之处才真正开始,而《凤凰涅槃》的结束也就是它所有故事的高潮,是苏醒、复活、更新的凤与凰尽情的歌唱:
我们欢唱,我们翱翔。
我们翱翔,我们欢唱。
一切的一,常在欢唱。
一的一切,常在欢唱。
是你在欢唱?是我在欢唱?
是他在欢唱?是火在欢唱?
欢唱在欢唱!
欢唱在欢唱!
只有欢唱!
只有欢唱!
欢唱!
欢唱!
欢唱!
凤与凰满心喜悦地迎接崭新美好的世界,满心喜悦地拥抱自己的新生命。
而《补天》结尾则是不知其丑陋的人类尽情享受杀戮的快感,并自以为是地建设虚伪可笑的“道德”。
它们也在迎接新世界,但这个新世界埋伏太多的危机,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显然,鲁迅所写的是人类群体起初一次性的并不完美的被造与诞生,郭沫若写的则是生命在起初并不完美的被造之后,由人类自己完成又一次的更新与再造。
《凤凰涅槃》虽然比《补天》早两年写成,却仿佛是接着《补天》的故事往下讲: 起初被造的生命因为不完美,所以必须像凤凰一 样浴火重生,再造一次,迎接生命的第二次诞生。
总之《补天》写人类生命起初的被造,《凤凰涅槃》则写人类自己完成的生命更新与再造。
《补天》和《凤凰涅槃》在中国新文学最初阶段提供 了两个巨大的象征,分别代表生命诞生的两种形 态。
《凤凰涅槃》,就不能不说一说“创造社” 所崇奉的“创造”这个理念。
到底什么是“创造 社”的“创造”?
他们的宣言是这么说的: 上帝,你如果真是这样把世界创出了凤凰涅盘什么意思, 至少你创造我们人类未免太粗滥了罢? 上帝!我们是不甘于这样缺陷充满的人生, 我们要重新创造我们的自我。
我们自我创造的工程便从你贪懒好闲的第七天做起。 (郭沫若《创造周报》发刊词)原来,“创造社”所谓“创造”,就是不满上帝 创造的工程,他们号称要在上帝休息的第七天开 始人类自己的创造。
这种创造,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包括对人类主观的再造。
凤凰浴火重生,就包含了主客观世界一同更新和再造的意思。
无独有偶,鲁迅小说《兔和猫》也说,“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毁的太滥了”。这段话容易引起误解。
《补天》中说过,人类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责备女娲。
女娲是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创造者,她的创造只是自己乐意,自己高兴,在多余的生命力驱使下完成的工程。
上帝创造天地万物, 又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然后在第七日歇了他的工作。女娲造人补天之后不仅歇了她的工作, 也结束了她的生命。
因此责备女娲是不应该、是没有用的。
人若对世界、对自身有所不满,就必须依靠人自己进行新的创造,迎接新的世界和新的人类的诞 生。
鲁迅在杂文中就曾经呼吁中国的青年行动起来,推翻人肉宴席一般的旧世界,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灯下漫笔》)。
这样看来,《兔和猫》这篇小说所谓“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就真的是一个用“假使”开头的比喻性的说法,鲁迅实际上想责备的并非“造 物”,而是不完美的人自己。
因此在鲁迅的思想中,合乎逻辑地包含着《凤凰涅槃》的“创造”的思想。
鲁迅与郭沫若的文学风格迥然有别,但心是相通的。
他们都要凭借人自己的力量,重新创造不完美的世界和同样不完美的人自身。
他们把这不完美归罪于“上帝”或 “造物主”的粗制滥造或“贪懒好闲”,都只是 一种比喻。
意思是说,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缺陷,不管来自怎样一种强大的力量,人都可以不予承认,人都可以重新来过。
如此肯定人的价值,相信人的力量,高举人的旗帜,正是“五四”时代的最强音,在这一点上, 鲁迅和郭沫若可谓心心相印。
1926年鲁迅南下广 州,目的之一就是要跟“创造社”联手,结成统一战线。“创造社”的主将是郭沫若,跟“创造 社”联手,也就是要跟郭沫若联手。
可惜鲁迅到广州,郭沫若却奔赴了“北伐战争” 的前线。
现代文坛“双子星座”,正如郭沫若自己所说,终于“缘悭一面”,失之交臂。
但遗憾还可以弥补:不妨把《凤凰涅槃》 和《补天》放在一起看,那么中国新文学如同日出一般磅礴壮丽的开篇,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新文学的主题是新人类的诞生,以及新人类诞生之后必须面对的处境与必须承担的使命。
这仍然是我们今天必须思考的处境和使命:生命的诞生是一次性的,生命的更新与再造却永无止境。
1、本站资源针对会员完全免费,站点中所有资源大部分为投稿作者付费教程,切勿轻易添加教程上除本站信息外的任何联系方式,谨防被割,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客服。
2、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