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覆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领域,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建成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现代金融体系基本建成
2021年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81.95万亿元,其中金融业,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44.76万亿元;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2.3万亿元;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4.89万亿元。而在10年前的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仅为113.3万亿元。
伴随着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我国金融市场更趋成熟,逐步建立了功能相互补充、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产品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体系,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
目前,我国基本建成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便民利民的金融服务体系。我国金融服务不断丰富,存款贷款、支付清算、理财投资、信息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普惠性走在了世界前列。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清算、结算、征信、评级体系基本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我国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金融机构种类齐全、竞争充分,资本市场、保险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不断创新发展,成为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股票市场注册制改革取得突破,先后设立了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2019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科创板,探索股票市场注册制改革。2021年11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加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不断加强。
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快速发展,规模稳步提升,在国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均居全球第二位。2021年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1.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截至2021年末,沪深两市全年成交额达258.0万亿元,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133.5万亿元。
金融服务质效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业坚持回归本源,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三农”、新兴产业、绿色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市场主体合理有效的融资需求,促进国民经济转型调整、良性循环发展。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年来,金融业规模增长迅速,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
目前,我国基础金融服务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2020年末,全国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7.13%,支付服务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达99.31%,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目前大病保险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农业保险为1.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7万亿元。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率和水平稳步提升。金融系统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金融改革发展全过程,全面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业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构建特色普惠金融体系,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良好态势。2022年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8%;普惠小微授信户数增至4813万户,同比增长45.5%。2021年,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93%,比2020年全年水平下降22个基点。
作为经济运行体系中的血脉,金融业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9.2万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7100多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金融体系逐步完善。2021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比上年末高12.7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6万亿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
对外开放进入崭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基本建立了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对内外资一视同仁,大幅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双向开放的金融体系加速成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民银行会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集中宣布了50多条对外开放措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程度不断提升,为实现我国高水平开放、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作出重要的努力。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多项开放措施迅速落地。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彻底取消,展业范围大幅放宽;企业征信、信用评级、支付清算等领域均已给予外资国民待遇;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扩大,会计、税收、交易等配套制度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外资金融机构积极有序进入中国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据统计,2018年以来,中国共批准外资来华设立了100多家各类银行、保险业机构,12家外资控股(含全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6家外资企业征信、评级、支付清算机构。截至2021年上半年,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5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39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达930家,外资银行总资产3.73万亿元。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66家外资保险机构、85家代表处和1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开放有利于中国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也有利于全球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近年来,我国按照国际标准持续推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扩大跨境投融资渠道,完善相关制度安排。2020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限制全面取消。2014年和2016年,“沪港通”和“深港通”相继开通,2019年“沪伦通”正式启动,2021年“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启动。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不断拓宽。
2019年9月,A股正式纳入标普新兴市场全球基准指数金融业,标志着三大国际指数已经全部将A股纳入。2021年10月,富时罗素正式将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后,中国国债也被成功纳入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外资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足,配置力度强,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明显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COFER中占比再度上升,创下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新高。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由去年三季度的2.66%升至2.79%,位居全球第五位。 (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于 泳 彭 江)
1、本站资源针对会员完全免费,站点中所有资源大部分为投稿作者付费教程,切勿轻易添加教程上除本站信息外的任何联系方式,谨防被割,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客服。
2、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